CRS,即“共同申报准则”,是一项旨在打击跨国逃税的国际税收合作规范。CRS究竟是什么时候制定的?**将为您详细解析。
一、CRS的起源与发展
1.国际背景
CRS的制定源于全球范围内对跨国逃税问题的**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,跨国公司和个人通过复杂的财务安排逃避税收的现象日益严重。为了打击这种逃税行为,国际社会开始寻求合作。
2.制定时间
CRS的制定始于2014年,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提出。2015年,G20峰会正式通过了CRS的方案,要求各国实施。
二、CRS的主要内容
1.信息交换
CRS要求参与国家之间定期交换金融账户信息,包括账户持有人的姓名、地址、账户余额等。
2.交换范围
CRS的交换范围包括存款、证券、信托、保险产品等金融资产。
3.交换频率
CRS的交换频率为每年一次,交换时间为每年的5月31日。
三、CRS的实施与影响
1.实施国家
截至目前,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实施CRS。我国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CRS。
2.影响分析
CRS的实施对跨国逃税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,有助于打击跨境逃税和避税活动。CRS也提高了税收透明度,有助于各国政府加强税收征管。
四、CRS对我国的影响
1.提高税收征管效率
CRS的实施有助于我国税务机关获取更多跨境金融账户信息,提高税收征管效率。
2.促进税制改革
CRS的实施倒逼我国税制改革,推动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。
五、CRS的未来展望
1.扩大参与范围
未来,CRS的参与国家将继续扩大,形成更加紧密的国际税收合作。
2.深化合作内容
CRS的合作内容将不断深化,涵盖更多领域,如税收协定、情报交换等。
CRS的制定时间为2014年,旨在打击跨国逃税。CRS的实施对全球税收征管产生了积极影响,我国也将从中受益。未来,CRS的合作将更加紧密,为全球税收治理贡献力量。